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萝卜小说网 -> 都市言情 -> 相宝2:秘物

章节目录 第471章 比德朗润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“相宝2:秘物 ”</p>

    没理会骆兆平和胡姐的对话,卢灿对靠过来的销售招招手手,又指指这方砚台,“能拿出来看看吗?”</p>

    砚台被托着拿出来,放在卢灿面前。</p>

    卢灿先拿起盒盖看了看,水柳木,桃形,裂纹密布,盒盖上楷书篆刻,描金,金漆已经剥落大半,不过,依稀还能辨认出是个“风”字。</p>

    再拿起砚台,入手微沉,黑中泛紫。卢灿拿着砚台,对着灯光照了照,墨污之下,间或还能闪现一缕金黄。呃,这是典型的带星歙砚。</p>

    所谓“带星”歙砚,是指歙砚中的一种。</p>

    歙砚砚石中通常会含有一定成分的黄铁矿晶体颗粒,在研磨成砚台之后,这些晶体颗粒呈现金黄色,点状分部在青黑色的砚台中,如天空闪烁的星斗,这就是带星歙砚。后世人们又根据金星分部特点,分为“牛毛金星”“金晕金星”“金花金星”等。</p>

    手中这方砚台,究竟是哪种带星歙砚,暂时看不出来,还需要将墨污清理干净。</p>

    不过,这方砚台,卢灿已经准备拿下。</p>

    继续细看。</p>

    砚台厚约一寸,最宽处约十五公分,高度约二十公分。</p>

    砚塘倾斜向下,砚台顶部有一道月牙砚心,为墨槽。因为这道墨槽,再加上整体造型从顶部往下,外撇呈‘风’字形,因而又有“风砚”之称。</p>

    “风砚”可谓宋代砚台中的名品,许多诗词中都提到过“风砚”。</p>

    “江风摇青灯,风砚尘欲满”是南宋祁门诗人方岳的《寄陈国录》。还有诸如“锦堂人住处,帘风砚水,几案无尘”“垂裙风砚烧馀半,奈赋情非旧”等等。</p>

    宋代风砚,绝无仅有,连卢灿都没见过实物,至于他手中的这一方……自然也不是。</p>

    这是清代乾隆爷的风雅仿品。</p>

    弧形顶部为楷体铭文“仿宋天成风字砚”;砚台底部行书铭文,是十全皇帝的烂诗——“庶征有五风惟殿,休咎之间圣蒙辨。赵宋制斯风字砚,曰时曰恒其义见。”</p>

    铭文旁,刻隶书双印——“比德”“朗润”。</p>

    虽然不是宋代风砚,可能在这里寻到一方乾隆爷的御用仿风砚,也是不错的收获。</p>

    将砚台放在一边,再看看底托,依然水柳木,盒内底衬有锦缎,当然已经漆黑麻污,外底则炭烧“木作三间”四字——清内务府的木作三处,给这方砚台配的砚盒!</p>

    卢灿嘴角翘翘,没想到,竟然连盒子都是原装的。</p>

    将砚台收入砚盒中,在盖上盒盖,他朝面前的售货员微微一笑,“这方砚台,什么价?”</p>

    “我……我看看价目。”女售货员正在瞟着温碧璃的长裙,被卢灿一问,慌忙扭过头捧出厚厚的价目本——文物商店的货品,并非工厂产品,经常会有价格调整。</p>

    她很快报出数目,“这是清代砚台,前天我们店里收的,外汇券的话……一千二。”</p>

    卢灿一怔,很快反应过来,应该是店内的鉴定师没看出来,这方砚台是乾隆爷的御用品,否则价格不会这么低。</p>

    想想也能理解,砚身铭文中,并没有出现乾隆的常用钤印,只有“比德”“朗润”两枚印文。对乾隆研究不深的人,还真不知道这是十全皇帝的闲章。</p>

    “比德”“朗润”款是乾隆皇帝经常用在玉石、砚台等文玩上的铭款,算是乾隆的自夸吧。</p>

    “比德”出于《礼记》中今人耳熟能详的“君子比德于玉焉”。</p>

    “朗润”则见于《周书·高琳传》,说高琳的母亲遇见一石,光彩朗润,遂持以归,晚上梦见仙人告知,此乃天地之精华,持之可生子,生子则聪慧。</p>

    两印一起用,即表明对器物的温润体验的赞美,也传达持有者的君子之德。</p>

    得,算是个小漏。</p>

    卢灿对田乐群努努嘴。</p>

    骆兆平探头过来,想要看看卢灿买了啥,结果,卢灿已经盖上砚盒,握在手中,很明显没打算给他看——卢灿不确定骆兆平是否认识此砚,如果认识,这件货品明显犯规——有违1795法则,不能出口。</p>

    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,卢灿才不打算给骆兆平过目呢。</p>

    田乐群快速取出一叠外汇券,又让对方开了张票据。</p>

    快速拿下!</p>

    骆兆平很想问一句,迟疑了一下,毕竟,双方不是很熟。就在这空当,那位胡姐带着一位六十来岁的老者下楼,骆兆平也就顾不得问,抬手对卢灿示意,“卢先生,这位就是文物商店经理董一平。老董,这位是香江卢灿卢先生,也就是年初来我们这考察的卢嘉锡卢教授的嫡孙。”</p>

    似乎担心对方轻视,又强调一句,“别看卢先生年轻,在文物鉴定方面,邱所长和邬主任都佩服!”</p>

    “怎么会呢?”董一平笑着驳了骆兆平一句,快走两步伸出手掌,“欢迎欢迎!卢先生家学渊源深厚,学识一定浅不了!”</p>

    说到底还是八十年代国内信息闭塞,这句夸奖好像很得体,实则完全没夸到点子上,约等于当面夸奖马嘟嘟,哎呀,你的眼力真不错……温碧璃和田乐群相视一笑。</p>

    这种遭遇卢灿经常遇到,也没什么特别感受,笑着与对方握握手,“我就是过来看一眼,骆老师非得惊动董先生你的大驾……”</p>

    董一平摆摆手,打断卢灿的话,“哪当得起大驾二字,你到甬城,到我们天一阁,才是大驾……走,去我办公室喝茶?”</p>

    卢灿连忙一抬手,“刚在邱所长那儿喝过,不用客气,你忙你的,不用陪着我,我还是看看店中的货品吧。”</p>

    骆兆平也笑着说道,“老董,你的茶肯定比不上邱所的,还是让卢先生自己看吧。”</p>

    说完,还对董一平使了个眼色。</p>

    确认过眼神!</p>

    董一平马上点点头,“那……卢先生你随便看,如果有需要,我二楼还有一间小库房,也可以挑。”</p>

    哟?还有这好事?</p>

    卢灿忽然明白骆兆平为什么要陪着自己来,又为什么一进门就叫董经理下来……这家伙还真会来事!小库房中的货品,只怕是挑出来不轻易出售的,他刚才示意董一平开“小库”,这是向自己卖好呢。</p>

    “那就多谢了!”卢灿拱拱手。</p>

    虽然历史悠久,可甬城毕竟不是大城市,文物商店中货品档次与价值,相较京城和羊城、沪海这些地方,差距还是不小的,多为一些明清时期江南富家的珠宝首饰、妆奁盒匣,或者笔趣文玩之类的。讲真,卢灿还有些看不上。</p>

    当然,也有特色之处,那就是书籍、字画相对较多。</p>

    但是,这家店属于天一阁文管所管辖,书籍中的古籍以及精品明清字画,自然是没有的,绝大多数都是近现代文典,以及近代名家字画。</p>

    对于这些近代名家字画,卢灿还真不缺。</p>

    虎博、香江艺术品基金以及维德拍卖几家近几年囤积的近现代名家字画,说句不谦虚的话,可能比画家本家还要多!</p>

    譬如任伯年的字画,虎博拥有一百六十多幅尺寸不同的画作;譬如白石老人的画作中,仅虾趣图就有十六幅,其它更多;大千居士各类画作也有九十多幅,仅通景图《荷花》就有六幅,泼墨册页十一册合计七十二小页,连他去世之前的那幅鸿篇巨制《庐山图》,也在虎博。</p>

    黄宾虹、李可染、徐悲鸿、溥心畲、黄君璧、范振绪、关山月等等,近当代名家的画作,没有哪一位的画作数量不是以十来计量的。</p>

    这些近现代画作,除了一小部分是卢灿早期当“宝贝”收来的,事实上它们也是宝贝只是还没有大行其道而已,更多的是为虎博提供灰货的几条渠道,他们在送货之前往往都会去文物商店买上一批,然后利用文物商店出具的票据做幌子,运送那些灰货时捎带的!</p>

    卢灿来者不拒,久而久之,手中囤积了数千件近现代名家字画!</p>

    目前,虎博有两个近现代艺术馆,展览展示这些字画,绝大多数依旧被安置在仓库中,卢灿打算过十年二十年,再考虑增加展馆。至于目前,它们还不适合大规模展示。</p>

    所以,眼前的这些近现代字画,对卢灿的吸引力,很一般。</p>

    矬子中间拔高个。</p>

    卢灿还是在这家文物商店中挑选了二十多件套的物件,这些物件要么挺有研究价值,要么有收藏意义,要么肯定能增值。</p>

    譬如他手中这顶“凤冠”——清代江南嫁女佩戴的头冠,而非真正的“贵妇冠”。</p>

    冠体以竹篾搭建,内外糊上纱罗,再攀上细密的鎏金铜丝,形成冠顶半圆。再在半圆上装饰十四只点翠铜鎏金凤,凤口衔珍珠串。九朵点翠铜鎏金牡丹花,花蕊材质有松石、玛瑙等。</p>

    整副头冠上嵌满各色宝石、珍珠,脑后配一双点翠发簪和一双点翠珍珠串步摇。</p>

    由于年日久远,凤冠上的点翠已经部分脱落,松石玛瑙珠串也掉了大半,鎏金铜丝已经褪色发黑,可以说这顶凤冠,属于半残品,因而价格很低。</p>

    不过,纳德轩不就是做珠宝生意的嘛?</p>

    虽然这顶凤冠看似很惨,其实骨架和主饰机构都在,不难修整。</p>

    到时候,又是一件镇店之宝。</p>

    所以,田乐群作主买了下来。</p>

    董一平和骆兆平一直站在旁边,笑眯眯等卢灿挑选完物件,俩人才走过来。骆兆平指了指楼上,朝卢灿示意,二楼有好货。</p>

    得,去二楼看看!</p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