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萝卜小说网 -> 都市言情 -> 相宝2:秘物

章节目录 第26章 图书收藏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“相宝2:秘物 ”</p>

    看着卢灿新入手的这本“黄皮册”,让王老忽然有些头疼。</p>

    往常他和老宗比斗,两人自己粗略核算价格就行,今天可不行,这小子买的欧美“藏品”,两老头可都不懂,怎么估值?总不能让这小子自己说了算吧?</p>

    看来还要喊一名懂欧美艺术品价值的朋友过来帮忙,找谁呢?</p>

    他的眼睛落在正在翻找各类杂志的卢灿身上,嘴中嘟囔一句,“怪胎!”</p>

    又扭头看了眼宗越,忽然有种感觉,老宗今天不仅会输,而且极有可能会输得很惨!</p>

    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?</p>

    这里虽然是华人街,可毕竟是北美土地上,跳蚤市场货品中,与欧美相关的值得收藏的东西,肯定要占大多数,卢灿这小子懂,老宗不懂……老宗输掉这场斗亮,也就不奇怪!</p>

    眼睛落在宗越的满头白发上,又有些揪心……虽然平日里不忿宗越总是赢自己,想要看他出糗,可是宗越真的要输,王老心中又有些不忍,这就是“兔死狐悲”的感觉?</p>

    三美金拿下签名首版《在路上》之后,卢灿的目标放在成堆的杂志上。</p>

    这些杂志中,自然免不了七八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期刊——《花花公子》。</p>

    在国人的印象中,这本杂志似乎总是和某些不可言说的内容,牵扯在一起,其实,早期的《花花公子》,非常有格调,设计感、文笔、以及摄影水平超赞。</p>

    这本杂志的常年撰稿人有约翰·斯坦贝克—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;约翰·厄普代克——去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;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——世界著名小说家;伊恩·弗莱明——《007》系列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创造者……</p>

    所倡导的理想生活方式是:“在自家公寓中,调上一杯鸡尾酒,准备两份开胃小吃,唱机里放上一段符合心境的音乐,邀请一位红粉佳人,静静地谈论毕加索、尼采、爵士乐,还有性。”</p>

    这就是无数人追捧的“小资”!</p>

    没错,《花花公子》一直在自称自己是一本“小资情调”杂志。</p>

    七八十年代,欧美的“小资”情结,达到顶峰,因此,《花花公子》的发行量也屡创奇迹——1970年单期发行量突破700万册,1978年全年的全球发行量突破一亿册。</p>

    这一记录,直至几十年以后也没有任何单本杂志能够打破,估计永远也不会被打破。</p>

    在卢灿看来,这本杂志,应该属于游走在“色情”与“艺术”之间的一本刊物。</p>

    当然要买几本,带“批判”眼光来看嘛!</p>

    一问价,一美元一本,他挑了四本《花花公子》,两本《阁楼》,一本在耶鲁大学内部发行的学生成人刊物《摇摆》,和刚才那本《在路上》凑齐十美金。</p>

    小黑皮摊主一高兴,又送给他一本被他藏在座位下面,芝加哥大学内部成人刊物《丰富生活》。</p>

    这些刊物二十年后也挺有价值,只是不太适合今天的比斗。</p>

    王老瞅了他一眼,嘴角微翘——老爷子年轻时未必没看过。</p>

    这边实在挑不出什么好东西,卢灿抬眼看看宗老那边情况,嚯,宗老还真的挑出两本线装书。</p>

    他连忙往过凑凑,哟,没想到,宗老竟然还懂日文?</p>

    两本线装书中,一本是日文版的《民情一新》,作者是有着“东洋近代教育之父”称号的福泽谕吉。福泽谕吉的头像被印在“一千日円”的钞票正面,84钞版后,成为“一万日円”的头像。</p>

    这个人,怎么说呢?</p>

    对于东洋教育而言贡献,也许很大,但对于中国而言,则是不折不扣的“坏蛋”——他是东洋“脱亚入欧”的支持者以及“侵华理论”的倡导者。</p>

    这本《民情一新》,有七八成品相,应该是明治早期刊印——明治中后期东洋印刷体系全面革新,统一采用欧美的包脊胶钉格式,不再有“线装版”。</p>

    如此算起来,应该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,算是古籍。</p>

    但这种书籍市场容量很小,最多能卖个三五十美元,还要对象是东洋人——纽约唐人街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亚裔居住,东洋人同样不少。</p>

    另一本看起来老旧很多,书页有点“黄、脆”,品相上只有五品,这是个短板。</p>

    从纸面发黄的程度来判定,不会晚于清中期。</p>

    因为封面的“名帖”已经丢失故此,卢灿既不清楚书名,也判断不出来究竟是明版还是清早期版。所谓“名帖”,就是贴在书封面右上角,上面写着书籍名称的竖形贴纸。</p>

    宗老还真是好运气,逛个跳蚤市场破书摊,竟然还能逛出一本“古籍”?</p>

    这本书给卢灿一定压力——如果内部损坏不是很严重,价值还是不错的。</p>

    明刻有宋版遗风,又因为刻书技术远胜以前,因此,明刻本的价值可不低,尤其是官刻本。</p>

    明代刻书同样分“官”“私”“坊”三类。</p>

    官刻本又分为“内府本”“经厂本”“国子监本”“部印本”,以及地方官府的“书帕本”。</p>

    除了“书帕本”外,其它的官刻本,收藏价值都很高。</p>

    为什么“书帕本”不值得收藏?</p>

    明代官员上任或奉旨归京,经常以一书一帕相馈赠,当时称这种书为“书帕本”。</p>

    因为这种书主要是用于馈赠,通常和丝绸、金钱一起送人,属于“附庸风雅”——重点不在于书,而在于其它物品,送人以书不过是一种形式,受书之人未必看,刻书之人也不是为了传播好书或营利赚钱而认真刻,甚至都不会认真校对。</p>

    因此,“书帕本”素来被认为是明官刻本中,质量最下的一种。</p>

    卢灿抬头看看宗越,想从他的表情中猜度,究竟是不是明官刻。宗老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,略略扭头,对他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。</p>

    这笑容让卢灿的心底戈登一下,不会是宋刻本吧?</p>

    想到这,他的目光再度落在发黄的封面上——还别说,封面纸张的粉化程度及脱水的情况,看起来还真的像宋刻本!</p>

    这本“烂书”,他一直没往宋刻本上去联想,因为宋本古籍实在是太珍贵,他根本就不认为,在纽约的破书摊上,能找到一本宋刻本。</p>

    可是,为什么又不可能呢?</p>

    就眼前这位小黑皮摊主,他会认识宋刻本?</p>

    几乎可以肯定他认不出宋刻本的尊贵,那么他在收货时,混入一本宋本古籍,又有什么问题?</p>

    如果是宋刻本,即便是五品相,那也很难得,如果内页保存得再好一些……单靠这一本,宗老几乎就能拉平他与自己的差距!</p>

    我去!老头厉害啊!运气也好!卢灿几乎可以确定,这就是一本宋刻本。</p>

    得,自己还得加油!</p>

    买来的东西越来越多,他对身后招招手,阿忠从人群中钻出来,朝两位老先生微笑颔首,然后拎着编织袋,站到卢灿身后两步。</p>

    宗老回头盯着阿忠一眼,忽然对卢灿笑道,“我就说呢,感觉身后有人缀着,是你保镖啊。”</p>

    卢灿抬抬手对宗老笑笑,“阿忠,我家里人。”</p>

    宗老的话,让卢灿印证心底另一个猜想——宗老练过武术。</p>

    虽然阿忠没有特别刻意隐藏,可他为了不影响卢灿逛街,还是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引人注目,在唐人街这个满大街都是亚裔的地方,其实很不起眼。</p>

    可宗老还是感觉出来!</p>

    这不是一位普通老人能有的感知。</p>

    回头安排人查查这位宗老——没有恶意,只是好奇。</p>

    卢灿再度低头。</p>

    这次他与宗老站在一侧,所查看的书籍,基本上宗老都已经看过,想要捡漏亚洲书籍没有一丝一毫可能,他的目标,是那些宗老不感兴趣的英文典籍。</p>

    一共有六排书籍,都是书口朝下、书脊朝上的立式排放,方便查阅。</p>

    卢灿先是寻梭全场,没看见精装本。</p>

    在欧美的跳蚤市场书摊中,几乎很难见到精装本图书,即便是专业的图书跳蚤市场也很少见到,那是因为在欧美,精装本几乎是“收藏本”的代名词。</p>

    北美书刊市场较为成熟,精装本通常都会在简装本之前发售,大约在精装本发行三到六个月甚至更久之后,才考虑发售简装本——简装本的均价只有精装本的一半。</p>

    这种发行习惯,天然的造就出“等级差异”。</p>

    而等级差异,又造成精装本的另一很有意思的功能——它成为提升品位与格调的装饰品!</p>

    看看欧美电影电视剧中,那高高的书柜中塞满各种书籍,几乎全是“精装本”!</p>

    又因为精装本的发行数量往往很少,这又为“精装本”图书,增加“市场稀缺性”。</p>

    因此,欧美图书家庭收藏,几乎等同于“精装本收藏”。</p>

    没看见精装本,倒也说不上失望,他的目光落在最前面一排。</p>

    八十年代,北美是全球最大的书市,面前这一排书籍,卢灿竟然一本都没听说过——没听说过就意味着不是知名书籍,不具备多少收藏价值。</p>

    这样的鉴定,是不是很糙?</p>

    是很糙,但没办法。</p>

    这些书中,可能带有作者签名,或者夹有其它物品譬如书签、支票、钞票或者邮票……</p>

    总不能一本本的去翻吧?</p>

    那样的话,一上午时间都未必够。</p>

    所以,他选择从“有记忆有印象”的书籍开始。</p>

    他这边开始寻找,那边宗老已经和小黑皮摊主议价,两本书两美金!</p>

    不管是不是宋版,宗老都捡大漏!</p>

    真让卢灿羡慕!</p>

    等宗老交易完成,两个老头凑在一起小声嘀咕,卢灿清晰的听到王老说“你算是赚大了!”</p>

    弄得他有点心慌慌。</p>

    目光从第一排到第二排,一直到第三排,终于找到一本有印象的书籍——《罗丹艺术概论》英文版。奥古斯特·罗丹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,这本书是他口述,葛塞尔教授记录整理出版。</p>

    这本书,卢灿在香江读过傅雷先生翻译的中文版,连忙抽出来。</p>

    平装本,很老。</p>

    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——看到纽大出版,卢灿心拔凉的,这本书八成是教教材!</p>

    别指望教材会有多少收藏价值。</p>

    他将书口朝上,手指压住封面,往后拖,书页如同扇子般,沙沙而过。</p>

    图书印制的确实不错,内部有不少罗丹雕塑作品的彩页,同时还有一些炭笔笔记痕迹。</p>

    这就是一本教材。</p>

    翻开书页,扉页上炭笔写着一段话,“完美的雕塑本身,就是一个完美的经济体。”</p>

    这句话有点怪怪的。</p>

    再看落款:1923年12月06日,署名:哈耶克。</p>

    也不知这人是不是名人?反正卢灿自己没听说过。</p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